内圣相关论文
朱熹作为南宋时期延续儒家道统的关键人物,在余英时先生笔下,他的道统论的理论意趣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延续自尧、舜以来的“内......
熊门师生将内圣外王视为儒家核心命题,并且将老内圣开出新外王看作现代儒学的基本使命。在牟宗三那里,这一命题在开出上的理论突破,体......
根据合法认受性(legicimacy)的来源,马克斯·韦伯曾将权威分为3种类型:法理型、传统型和个人魅力型。法理型权威指的是通过法律法......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对中国这个民族的性格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内圣”与“外王”,如何......
朱熹的人生境界观和价值论汪高鑫,陈家骥致力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先秦儒学的重要特征和精神实质。作为宋代新儒学......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学而篇》第十六章。 关于此章的含义,《正义》解释说:“此章言人当......
古往今来,最推崇的人生境界究竟是什么呢?俺理解这种境界可能是“内圣外王”。“内圣”应该是自身修养达到极高水平,所谓“圣”嘛,......
“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家的理想概括,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理论精髓。本文笔者就对“内圣外王”的理解与思考谈一下行政领......
十几年来聂卫平“外王内圣”,一直端坐中国围棋界金字塔的顶尖,缺的只是一顶世界冠军的帽子。而加冕者却是马晓春。 聂马争夺第一......
菜场是生活气息最浓郁的“市”之所在,要尽可能用人性、丰富、多样的手段来改造,使之成为推动城市活力的公共空间菜场是我们的老朋......
只给中国文化留下修齐(内圣)的地盘,而将治平(外王)的领域全数让给西方的工商文明及其原则,正是“德治二元”之路的根本立足点。从......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与东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接触和融合的盛......
人类有多少渴求与冲动,世上就有多少神秘与无知;为着洞悉与了悟,人类有了无数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式,故他们在力图解开自然之谜的......
民主促进会办的《民主》杂志,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究竟有没有民主思想、民主传统的讨论。这本来是极平常的学术问题,不......
读《熊十力思想研究》,令人感到熊十力的人格对于熊十力的哲学具有这样的意味如果他不是这样生存着,那么他的哲学就是大可怀疑的——......
主持人话语: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徐复观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这个民族部分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
在宋代道学运动的研究中,濂洛未起前的道学思想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道统谱系的影响,“宋初三先生”的标签似......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马一浮与梁漱溟、熊十力是同时代的三个大家,他们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继往圣,开绝学,是他们共......
本文以《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入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解读,结合对《论语》其他章节的关联阐释,归纳出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学、......
按照孔子的说法,内圣就是智仁勇,《中庸》称为三达德。外王就是推行王道,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民过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内圣......
孙中山的学说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关系密切。他既注意清除儒学已经僵化的躯壳,又努力提炼其中的精华,加以弘扬光大。他从......
“国际儒学论坛·2009: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2月5日至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
国学之精粹在于儒学,而儒学之源头为孔学。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着力于批判“礼崩乐坏”的地域国家制度,缅怀三王之仁德及周礼之威严,......
[主持人语]2010年5月25—27日,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香港举办了“儒学:学术、信仰和修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语》和《中庸》都有丰富的圣人观内容,两者的相同点是都讲究修己治人、内圣外王,不同点主要在内圣方面:《论语》提出内圣的一......
牟宗三从关注价值本体论的视角契入,沿着生命——人文——道德的进路,建构“道德的形上学”的本体论学说。他采用佛教《大乘起信论......
艾森斯塔特对韦伯的儒教超越世界观念提出质疑,以西方传统的二元论观点来解释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社会,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存在......
美国华裔史家的儒学研究,与哲学家的儒家思想史解释范式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有外在理路、内在理路和互动三种解释类型。外在理路类......
近代的中国文化界意识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局限性,转而弃之如敝履,欲全盘引进西方的天人二分思想。分析和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
纷争不已的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背后是士人们以重建完美社会秩序和精神世界为终极目标的共同追求,它是我们理解苏轼变革词体的思想主......
一 夏天午夜的一声声轰雷,在闷堂的巨响中结束了宁静。划过长空的一笔惊醒了一群身躺在泥泞沼泽里的候鸟,栖息着原本已经不能自已......
忠恕之道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狭义的忠恕是行仁之方,即追求仁德的实践功夫。在道德实践中忠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忠偏指......
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良知虽是个人发现是非对错、决定道德行动的能力,却在内涵上与作为创造之元的宇宙本体同一;良知作为创造性的力......
○林教授您好,自您1994年发表《后新儒学论纲》以来,“后新儒学”受到了广泛关注,请问促使您提出儒学变革的原因是什么?●1994年我......
本文简介了荀子其人,指出作为战国诸子之“集大成者”和儒家大师的荀子,引《诗》最多。这些引用是其“宗经”思想的体现,其用《诗......
在对《阴符经》文本的发生、所指、主旨与理境问题上,刘处玄奉持内丹修仙立场,从信仰实证、揭示秘隐、纳道入炁和内丹修炼的向度,......
儒者人之需,儒家是每一个人的家;仁者人之本。良知仁性,是每一个人的本性,即生命本质和本质生命。然而,人人习性不同犹如其面,千殊......
在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论模式下,社会规则与自然规律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循环论证关系,自然规律是社会规......
《中庸》有“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论,诸多学者都探讨过这个问题,杨时可以说是这些学者中的翘楚,笔者这里试就......
我们现代学人一般探讨的实学概念,是儒家重视经世致用外王事业的代称,并不主要谓之属于内圣层面的心性。相反,实学概念在明清之际......